当前位置:100EC>数字零售>小红书拟支持平台关闭非正常购买订单 首次明确界定16种“非正常购买”情形
小红书拟支持平台关闭非正常购买订单 首次明确界定16种“非正常购买”情形
网经社发布时间:2025年04月08日 09:14:04

(网经社讯)4月7日,小红书发布《关于修订〈平台消费者电商购物规则〉的意见征集通知》,首次明确界定16种“非正常购买”情形,赋予平台主动关闭高风险订单、自动退款的权限。此次修订被视作小红书强化电商交易安全、打击灰黑产的关键举措,标志着社交电商平台治理进入更精细化的阶段。新规目前处于意见征集期(4月1日-4月8日),预计公示结束后正式生效。

政策背景:平台治理持续升级

网经社数字零售台(DR.100EC.CN根据Deepseek查询获悉,近年来,小红书电商业务快速扩张,但职业代购、刷单炒信、恶意索赔等乱象频发。此前,平台已多次调整规则:

2025年3月12日,出台《交易导流违规管理细则》,禁止商家引导用户至站外交易,违者将面临封号等处罚;

2025年3月31日,宣布严打违规营销行为,清理非官方合作渠道的虚假营销笔记;

历史规则:包括提升商品审核标准、规范直播带货、优化售后服务等。

此次新增“非正常购买”条款,是小红书构建“全链路监管”的重要一环,旨在填补交易环节的规则漏洞。

16类“非正常购买”情形全解析

新规将以下行为纳入监管范围,主要针对商家与消费者的异常交易模式:

商家端违规:

刷单炒信、虚假交易;

供应商或代理商回购商品,制造虚假销量;

代购、中间商以再销售为目的批量采购。

消费者端滥用:

多账号恶意占库存(如下单不支付、反复修改收货信息);

购买数量远超个人需求(如跨境商品疑似二次销售);

利用拆单、虚假地址套取补贴或优惠。

技术黑灰产:

通过软件或技术手段恶意下单;

盗用他人账号或诱导支付;

订单备注中发送广告、垃圾信息。

其他高风险行为:

收货信息异常导致无法发货;

通过威胁、勒索商家谋取不正当利益。

平台处置权限与违规后果

小红书明确,若交易存在履约风险,可采取以下措施:

即时干预:取消订单、拦截已发货商品、暂停电商服务;

账号管控:限制功能(如下单、钱包使用)、禁言、封号;

经济追偿:追回不正当利益、要求赔偿平台损失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若用户行为导致平台遭受第三方索赔,小红书有权向用户追偿全部费用,包括律师费、和解金等。

行业影响:重塑交易生态

商家:合规成本上升,但利好长期经营

职业代购、中间商将面临更严监管,批量采购行为需转向合规渠道;

中小商家需优化库存管理和订单流程,避免因“占库存”被判定违规。

消费者:权益保护与体验风险并存

普通用户虚假交易风险降低,但“误判”可能影响正常购物(如频繁修改地址被系统标记);

恶意索赔、薅羊毛等行为被遏制,平台退款效率或提升。

行业趋势:社交电商进入强监管时代

抖音、快手等平台近期政策(如隐私发货、供应链合规)形成呼应,推动行业标准化;

平台数据报送义务强化(如《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管理暂行办法》),倒逼企业内控升级。

争议与挑战:执行尺度与用户权益平衡

尽管新规意图明确,但执行中的潜在问题引发讨论:

判定标准模糊:例如“超过正常生活消费需求”缺乏量化指标,可能引发争议;

技术监控难度:多账号联合行为的识别依赖算法,误判率控制成关键;

用户申诉机制:当前规则未明确申诉流程,或影响被误封用户的体验。

小红书在公告中表示,将根据反馈优化规则,但强调“继续使用平台即视为接受新规”,不同意者需在生效前停止使用。

未来展望:从规则到生态的闭环

此次修订不仅是单一政策调整,更是小红书电商战略的组成部分:

供应链深化:结合近期成立的物流与供应链公司,平台或进一步掌控商品流通环节;

数据治理联动:高频交易数据报送为风险预警提供支持,未来可能引入AI风控系统;

全球化合规:随着出海业务扩展(如香港办公室筹建),规则框架需适配跨境监管要求。

结语

小红书通过16类“非正常购买”情形的精细化定义,试图在用户体验与平台安全间找到平衡。这一举措既回应了监管层对电商秩序的要求,也折射出社交电商从流量扩张向质量运营的转型。然而,规则的实际效果仍取决于执行透明度与技术能力。对于商家与消费者而言,适应新规、规避风险将成为未来必修课。

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,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、服务商,提供“媒体+智库”、“会员+孵化”服务;(1)面向电商平台、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;(2)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、政府部门、培训机构、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;(3)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、品牌方、商家、供应链公司等提供“千电万商”生态圈服务;(4)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。

网经社“电数宝”电商大数据库(DATA.100EC.CN,免费注册体验全库)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,包含100+上市公司、新三板公司数据,150+独角兽、200+千里马公司数据,4000+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+互联网APP数据,全面覆盖“头部+腰部+长尾”电商,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,挖掘行业市场潜力,助力企业决策,做电商人研究、决策的“好参谋”。

【投诉曝光】 更多>

【版权声明】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网经社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、引用我们原创内容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;同时,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将版权疑问、授权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,发邮件至NEWS@netsun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、处理。

        平台名称
        平台回复率
        回复时效性
        用户满意度
        微信公众号
       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
        微信小程序
       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